侗族垒词,据《隋书·南蛮传》、《宋史·西南溪峒诸蛮夷》、《溪蛮丛笑》及《侗族文学史》等史料记载,大约产生于本民族的原始氏族社会。侗族的原始氏族社会,是指隋唐以前的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阶段,侗族垒词是在古老民谣“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祭祀为主的口头文学。唐宋以后,在“五溪”之地的侗民,均在中央王朝直接统治或羁縻之下,侗民与汉族之间的交往有了新的发展,垒词因受唐诗宋词的影响而有了新的开拓。它由单以祭祀为主要内容,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将汉文化与侗文化熔为一炉,把人与神、现实与幻想,巧妙而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成为汉侗语言相间,内容广阔,幽默风趣,雅俗共赏的白话词。
目前,流传下来的侗族垒词有创世垒、祭祀垒、迁徙叙词、寨规垒、英雄颂词、劝诫垒、祝贺吉语、情话垒、医家垒、赶山垒、禳灾垒等十余种。
侗族垒词具有内容丰富、吟诵多样、作词艺术、文化融合、演讲灵活、品种珍稀等基本特征。其主要价值一是多方面反映侗族历史、祖先迁徙、萨玛崇拜等;二是文学水平较高,体现了侗族先民的聪明才智;三是具有教育劝诫功能,规范做人的准则;四是能使听众欢悦,给人以精神享受等。
侗族垒词目前面临失传,其原因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一同兴盛的各类流传文化,风靡乡村,使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加上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垒师们或老迈或死亡。在普查发现中发现,中老年垒师仅剩20多位。垒词的保护传承刻不容缓。
2009年12月,侗族垒词列入第二批怀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来源:红网新晃站
作者:新晃“非遗”办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新晃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hnxhnews.com/content/2010/06/20/838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