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唱嫁歌

编辑:redcloud 2013-07-18 11:06:59

  “嫁歌”,即“嫁女歌”,顾名思义是专门用于姑娘出嫁时所唱的歌,这种歌只适宜在姑娘出嫁时唱。旧时的侗族地区虽然经济不很发达,但是民风淳朴。人们为了表达对出嫁姑娘的祝福和出嫁姑娘为了表述对父母家乡的眷念,故而演绎出了嫁女歌这种饱含地方色彩的民俗风情。

  唱嫁歌,就是坐歌堂时出嫁姑娘的亲戚、朋友以及附近的同乡好友,专门在出嫁姑娘家里为即将出嫁的姑娘举办的欢送会。参加唱嫁歌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姑娘媳妇,男人进歌堂的比较少。歌堂里坐齐了来唱歌的人,即将结婚的新姑娘讨完压箱,主持歌堂的人就唱起“新打剪刀衣难裁,歌堂好坐头难排。我把歌堂摆起了,众位姐妹唱起来。”于是所有参加坐歌堂的人们都把自己学会的歌唱出来。一首歌一个人会的,就一个人唱,几个人会的就几个人同时唱。嫁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赞美新姑娘心灵纯洁、心灵手巧的,如:“新修房子新起楼,我在楼上绣枕头。中间绣得鸳鸯飞,海棠花儿绣两头。”有歌唱娘家生活美满幸福的,如:“柑子树儿开花黄,柑子树下好歇凉。我在娘家有福享,爹妈待我恩情长。”从大量的嫁女歌歌词中,我们看到有很大数量的尊重父母长辈,服从父母安排,维护长辈的尊严和以孝道为轴心的作品,它们是我们借鉴传统文化,警示今人,教化后人,构建和谐社会的教材。

  嫁歌流行于百姓中,植根于人民群众那肥沃的智慧土壤里,并且在形成歌曲后,没有经过文人的雕琢和修饰,朴实的语言,口语化的表现尤为突出。“芝麻秆儿梭过河,尖嘴媒人跑断脚。早晨婆家哈哈笑,晌午娘家把谎说。”用平实的语言勾画出一副滑稽取巧的媒人嘴脸。当然这只是姑娘们遭遇不满婚姻后对媒人的憎恨心理表现,事实上那个年代没有媒人,人们的婚姻就无法进行。“天上落雨瓦沟流,今晚新姐哪个留,若有哪个留到了,扯根丝线吊石榴,石榴吊在房屋里,新姐留在心里头。”这些语句概括了娘家姑娘们对即将出嫁的新姐情感深厚的矛盾心理。在嫁歌里大量沿用了《诗经》里“兴”的表现手法。嫁歌里有一半以上的歌词都是先以某种物体或植物为引子开头,然后引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油菜开花遍地黄,我爷带儿昼夜忙”,“正月春草嫩如茵,婆家托媒来讨庚”,“天上落雨细细洒,抹了镜盆栽菊花。好花栽到镜盆里,好女嫁到贵人家”,这些嫁歌几乎都用的是古代民歌《诗经》里“兴”的表现手法,同时也集中地印证了嫁歌的民风民俗性,是对侗族人民丰富生活的描绘。

  嫁歌的内容包容了姑娘生活和婚姻的方方面面,堪称那个时代的人民群众生活与文化的杰作,而其口头创作的手法更值得欣赏,不愧为民间艺术的精华。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