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真情访群众 实干为民促发展
——大湾罗乡开展“党员访群众,进村入户解难题”活动纪实
五月的鲜花绚丽夺目,处处飘溢着花香。走进大湾罗乡田间地头,整洁的村庄、优美环境亮丽多彩,彰显出文明进步;建设工地机声隆隆,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处处感受到该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种蒸蒸日上、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大湾罗乡属于省级贫困乡,乡政府驻地座落于风光旖旎的舞水河畔,全乡辖15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2163户,8642人,人均纯收入1456元。境内土地贫瘠,高山纵横,平均海拔高度为500米,植被较少,洪涝灾害频繁。
今年4月以来,乡党委政府坚持着眼基层、依靠基层、着力基层、服务基层,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着眼于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和群众的困难,真心实意的服务群众,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带动力和基层党组织内部的合力、活力、运作力,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更好地融入到大湾罗乡经济建设的实践中。
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
结合县“万名党员访群众、进村入户解难题”活动的开展,按照科级党员干部和县级党代表走访群众20户以上,其他党员走访群众10户以上要求,该乡联系指导单位、乡党员领导干部、一般党员193人结对联系全乡2240户群众,实现走访入户全覆盖。广泛征集社情民意,切实掌握群众当前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掌握群众对当前社会风气、机关工作作风、干部队伍作风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掌握基层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期盼的要求是什么。
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点15个,直接服务于群众。利用村级售货店、农资店设立便民店,群众可将来不及或因行动不便不便于办理的事项放置在便利店的资料箱内,每周一驻村干部将上门收取并全程帮助代理。
开通”急诊“通道,解决急、难问题。为更有效的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乡党委在党政办公室设立"急诊"服务,群众只要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到“急诊”通道登记,工作人员就将按照程序及时间交由各站所人员进行限时办理,办结后工作人员还将进行工作回访,通过心贴心的服务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办实事解难题民欢喜
走访不是目的,关键是在走访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乡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民心工程抓紧抓好。一项项难题的解决,极大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
“尊敬的领导,你们于2014年4月16日,在我们川岩村开展的慈善捐助,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当我们拿到你们送来的救命粮食和油等物质时,我们川岩村所有村民衷心地向你们表示万分感谢。”4月18日,大湾罗乡接到了川岩村几名村民代表亲自送来的一封感谢信,信里充满了村民对乡干部的感激之情。在“党员访群众、进村入户解难题”活动中,走访该村的党员干部了解到由于2013年持续干旱,川岩村全村144亩水稻只有2亩有收成,其它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几乎绝收,目前大部分群众缺粮情况后,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在县慈善总会帮助下为村民送去大米2700斤、食用油91桶、矿泉水91件,有效解决了村民吃饭喝水问题。争取到县残联 “帮千村扶万户”工程,为该村10户残疾家庭的灶台、厨房、厕所、护栏、板壁、洗澡室、大门、道路等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项目预计5月下旬动工,8月份竣工。
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抓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5月9日,县统计局领导和大湾罗乡驻村干部在回访大湾村群众中,了解到大湾村9组村民武世祥家生活困难,特别是房屋是危房,下雨极有可能倒塌的危险,乡党委政府、统计局领导迅速商讨办法向上争取,在县建设局的支持下落实危房改造指标和改造资金1万元,在资金要于年底到位的情况下,乡党委已于5月12日垫资1万元安排人员对该户危房进行改造修建。
在“党员访群众、进村入户解难题”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围绕发展生产、社会治安、矛盾纠纷、社会服务、生活困难等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协调资金,心连心地倾情帮扶,实打实地解决困难。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到“四风”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困难的意见和建议100余件;乡里已解决问题70余件,需上报上级部门协调解决问题30件。
苦练内功民称赞
“四大举措”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乡党委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发挥班子有朝气、有活力的特点,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以“严”字当头加强管理,以“和”字为贵力求团结协作。(一)在领导班子的内部实行“六不制度”,即:团结协作不搞内耗、互相支持不相互拆台、相互交流不各自为政、实事求是不无中生有、及时协调不激化矛盾,发挥民主不独断专行。(二)强化责任,锻炼干部。班子成员合理分工,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加任务、压担子的办法,将权力下放,强化责任,锻炼干部。(三)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对干部职工实行积分管理,倡导实干创新,率先落实,勇创一流的良好作风。积分管理实行百分考核制:一是合理设置考核项目。共分理论学习、本职工作、中心工作、下村联系工作、考勤、协调配合、宣传报道等7个方面进行考核,对每部分的具体工作分别设置详尽的考核标准,使考评有“事”可考、有“量”可核、有“绩”可估、有“效”可评;二是建立积分记录台账,积分情况每月公示,并通过自评与互评、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解决“平时不算账,年终凭印象”的问题,每位干部职工的年终总积分将与本人的年终奖金、评先表彰直接挂钩,并把连续几年的积分排名情况作为组织部门对干部晋升级别和选拔任用考察的重要依据。积分考核实行一人一表,每月底进行打分汇总,每季考核兑现;三是明确奖惩标准。每月考核为百分制,每分10元。年度考核为每月考核分加年终加减分,排在1-6名的奖励3000元,排在7-10名奖励2000元,11-15名奖励1000元,15—20名奖励500元。(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工作督促检查、公务接待、值日带班、财务管理、小车管理等10项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干群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呈现出了“三多三少”的崭新现象,即建功立业、争创一流的多了,工作平庸、不思进取的少了;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多了,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少了;深入群众、为民分忧的多了,高高在上、脱离基层的少了。
如今,乡机关干部由以往“坐机关”变为住农村,从派任务变为送服务,“下得去、蹲得住、想得实、干得好”。“党员访群众,进村入户解难题”活动推动了干部作风的转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已经成为听民声、解民忧、惠民生的惠民工程。
来源:大湾罗乡
作者:张小军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