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把真情献给了扶贫事业

来源:县职业中专 作者:张建华 编辑:redcloud 2019-06-19 15:29:54

  我自2017年3月份驻进黄雷村以来,一晃将近3年头。我自诩是一个驻村脱贫攻坚的有心人,能用激情与智慧、能用感情与诚信、能用奉献与坚持,前行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近三年的扶贫日子里,虽然有过伤心和烦恼,但是扶贫攻坚的工作中快乐更多。

  2017年,我受单位的委派到凉伞镇一个较大的深度贫困村黄雷村任第一书记,作为职业学校的副校长,长期在教育战线上工作,又没有农村工作经验,本来学校的工作原本千头万绪,且工作任务繁重,又要接受一个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攻坚任务,自感压力倍增,责任重大。但是,我怀着一腔热情来扶贫,我总是谦虚好问,向镇领导学习、向村干部学习。扶贫伊始,我首先抓村支部党建工作,让村支两委主动作为,让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员带头致富,成为致富能人。平时我认真领会精准扶贫的精神,把扶贫政策宣传落实到位,制定有效帮扶措施,让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黄雷村作为新晃县2017年首批25个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并承担了当年脱贫摘帽的省级检查考核,顺利的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2018年同样又接受省第三方评估验收实地检查也顺利过关。验收后,我常流连于黄雷村的每个村寨,走进贫苦户家中,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乡村的美丽和百姓的笑脸,留下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亮丽风景和老百姓满意的心声。

  风雨兼程的快乐

  扶贫对于我来说,最辛苦的应该是让老百姓满意和家庭增收的工作。如何在没有磨合期的情况下统筹调动好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如何展开本村扶贫工作?如何改变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如何因户施策帮扶贫困家庭?如何让乡村的老百姓知晓扶贫的有效措施和扶贫的七大政策?这些常态化的工作问题总是困扰着我。我日夜穿梭在村寨和农户家中,风雨无阻,任凭风吹雨打,不惧老百姓的怨气和不理解,坚持召开院坝会,到12个组去做工作,我屈指一数,我走遍了全村417户家庭,深入到115户贫困户家庭中调查,几乎做到了风雨兼程的驻村扶贫。

  为了达到“两个确保,两个完善”的目标,村级建设轰轰烈烈的推进,但遇到了各种问题。施工中村民修路占田不理解要调解,通水过山、埋水管需要付钱要处理,危房改造互相攀比现象要说明,发展产业不支持要说服。扶贫小项目工程进度与质量要监管,产业直补政策的宣传和验收落实要做好……面对这些难题,我当时又无经验可循,手机声、争论声、谩骂声、意见声常伴我终日。我最怕的是手机声,我当时精神濒临崩溃,七情六欲皆无。最差的是无食欲的表现,每天不想吃饭,为了解决理清这些问题。先是上户宣传政策做通群众思想,每月按时召开支部会议,每周召开村支两委会议,每日下村入户走访,每个村寨开展院坝会议,把政策和措施告知广大百姓,让他们自觉行动起来。一段时间我搞得身心疲惫、焦虑不安、最终家人要求:“再不入院检查,就不管你了”。在我进退维谷的时候,我只好一边工作,一边看医生,利用周末时间住院,周五入院,周一出院,经过三次的住院,我的病终于康复了。

  我作为一个父亲,原来还能周末回家,脱贫攻坚摘帽期间,我基本没有时间回家给儿子的学习进行辅导,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阶段,儿子正好面临着中考和一中择优选拔考试,有一次儿子的考试失利后忧郁沉默,爱人告诉我说:他哭着要我回家辅导他的数学,因为扶贫工作我不能回家,妻子没有办法,只好利用周末带着孩子来到了村里看望我,顺便帮助孩子补习。孩子来到村里看到了我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他理解父亲工作的辛苦、生活的艰辛。后来,孩子再也不埋怨我为什么周末不回家了。有一天班主任告诉我,孩子在学校有了很大改变,他在一中择优考试中成绩优异,顺利的考进尖子班级。这个好消息为我的扶贫攻坚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助力。我想一个理解父亲的孩子,他会用刻苦努力和笑迎困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电话里,爱人激励着我:“虽然你在偏僻的乡村里扶贫,不在我们的身边,但是我和孩子都支持你的工作,尽管与我们相聚的时间少了,不能陪伴着我们,我们依然支持你!”爱人和孩子的理解就是我的快乐。

  记得2017年10月在扶贫验收的关键时刻,我病倒在了扶贫工作的岗位上,住进了医院,我的同事们送来了满满的慰问。当时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的时候,心里却早已飞到了村上,我迫切的想回到村里,因为村里需要我、村民们想见到我、我不怕病痛,当病情稍有好转,我就申请了出院,我要最快的回到扶贫工作的岗位上,我不能让扶贫工作留下遗憾。

  回村的那天,尽管病情还没有完全康复,我还是怀着激动的心情,面对着黄雷村远方模糊的山峦,真想狂喊一声,我不知道为什么此刻自己的眼里饱含着泪水,可能是我热爱这个乡村爱得深沉......黄雷村周围的山野,都是秋天成熟的颜色,也许是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注入了感情、也许是因为我又能回来,我忍不住看着这乡村丰收喜悦的景色,走进了扶贫攻坚办公室,又开始了筹备迎检的工作。

  “张队长、张校、华哥、老张”这些称呼,充满了村民们、同事们对我的深爱。虽然我年逾半百,但我还是童心不改、激情燃烧。每一次到扶贫户家中走访时,耐心满满、嘘寒问暖、热情地和他们交流,把扶贫政策传达到千家万户,将党的关怀和政府的关心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有时候,我也会默默地用我不多的工资给贫困户们送去一些温暖,每当我离开他们家的时候,他们总是站在山坳上,用晚霞般不愿落下去的目光,默默地看着我远去的身影......

  忘我工作的快乐

  在脱贫攻坚的日子里,由于繁忙的工作导致作息时间的混乱、甚至没有假期、缺少亲人朋友的陪伴,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加上扶贫村里一些群众还有自私和愚昧的观念,一些重病、残疾人和无劳动力户的身影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如何让群众理解?如何让重点困难人群改善生活状况?如何让贫困户富起来?这些问题成为了我的心病。此刻,原本我对扶贫工作充满自信的我,开始感到束手无策,常常质疑过自己的付出和价值。但是,我没有停歇,初心不改。

  值得一提的是为潘百干老人的婚姻问题和危房改造工作,我不厌其烦的常与镇干部、村干部、帮扶人走入他的家里,由于潘百干老人年逾古稀且孤身一人,与他同居多年的“爱人”还存在着户籍问题,没有户籍证明,他们两人无法登记结婚。为了解决二老的婚姻问题和危房改造问题,我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请镇政府出面,解决其“爱人”的户口问题。政府安排派出所几位同志多次前往其“爱人”的住地贵州与当地的派出所积极联系、协商,经过数月的工作,最终将户籍迁入了潘百干老人的户籍上,当年并帮他们二老办理了结婚证书。在办理户籍、结婚证期间,另一方面的危房改造的工作也轰轰烈烈、有序地进行着,2017年危房改造完成。在2018年的秋天,二老喜结良缘、终成眷属,在新房里举办了婚礼。

  最难忘的是村民们真诚而亲切的邀请我上门去走访解决问题也免不了吃饭、咨询扶贫政策和拉家常。每到一户他们都用自酿的美酒接待我。即便是我万般推脱,也难以在村民的盛情中拒绝,在村民的餐桌上常常出现城市中难以吃到的美味腊肉和农家菜,饭后村民们还经常说道:“队长来我们扶贫户家中吃饭,是对我们的关心。说明我们有酒有肉吃,吃穿不愁。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政府的好政策,为我们贫困老百姓带来了光明;今天队长你吃了我家的饭,我才高兴,不吃我是不满意的,以后我就不配合工作。”我明白村民是在给我台阶下,让我深刻的了解了贫困户的内心和热情,村民们真是有太淳朴了、太多的感动了!

  人生有几大幸事:下过乡、扛过枪、扶过贫。下乡扶贫,是一项在较短的时间能解决最困难的事情,相对于其他事情,扶贫攻坚路上的苦累和快乐,只有处在扶贫攻坚一线的扶贫战士们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

  扶贫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常想:驻村扶贫是我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贫苦的群众们走出困境,让他们生活得更容易一点、生活得更快乐一些。如果说帮扶人是一根火柴,发出微光照亮过那个贫困山村,我更加愿意做一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那些弱势者前行的路程。我是一个扶贫人,扶贫是一个照亮全社会的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你们能够加入我们脱贫攻坚的队伍,让我们一起像一束束火把举得高高,去照亮更加美好的中国。

来源:县职业中专

作者:张建华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