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晃疾控提醒:洪涝灾害后应警惕这些疾病!

来源:新晃侗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罗云婷 2024-07-04 16:16:33

洪涝灾害后,污秽横流,正是传染病等各种疾病的高发时期。暴雨和洪水过后,生态环境恶化,蚊虫滋生,水源和食物易受污染,再加上受灾百姓心理生理双重疲劳导致的免疫力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引发传染病和相关疾病。新晃疾控中心提醒广大群众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不要忽视疾病防控的重要性。

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泪液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特点为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多发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洪涝灾害期间,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安置点人群聚集,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红眼病就更容易蔓延。



预防措施:

1、注意眼部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毛巾、分洗脸盆的卫生习惯。

2、患者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手。患者应自觉避免进入人群聚集场所,减少社交活动以避免扩大传播。

3、不去或少去汛期污染的水体中游泳、洗澡等,减少接触疫水机会。若已患上该病,则应及时就诊、做好隔离。

二、皮炎

洪涝灾害发生后,尤其是内涝积水长期不退的地区,皮炎的发病率很高,主要是指人体四肢由昆虫叮咬、污水浸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炎性感染。洪涝期间发生的皮炎,除因抗洪抢险、打捞抢收庄稼引起的浸渍糜烂型皮炎、蚊蜢叮咬后搔抓引起继发性皮肤感染外,多为动物尾蚴皮炎。



预防措施:

1、下水工作期间,在可能的情况下,每隔1~2小时安排一次离水休息,起水后擦干双脚,有阳光时将双脚在日光下曝晒片刻。劳动完毕后,用清水洗净双脚后穿干的鞋袜。

2、下水工作前可在脚部、小腿等处涂擦凡士林、皮避敌、防蚴笔等防护用品。皮避敌涂擦一次有效期可持续4小时。防蚴笔涂擦一次有效期可持续8小时。

三、中暑

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灾区居住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生活直接暴露在阳光直射条件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容易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症状,极易发生中暑。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预防措施:

1、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2、定时喝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3、合理饮食: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 的食物。多吃凉性蔬菜、苦味菜、吃各种瓜类。

4、出现中暑症状后,应该立即移至阴凉处或空调室中,并给予物理降温,重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

5、受灾人群在中午太阳直射期间尽量选择荫凉的场所避暑;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中午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并戴防护眼镜和遮阳帽;酷热时,不论在户外从事什么活动,都应放慢速度;随身带上必要的防暑药物如清凉油、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一旦发现不适,可及时使用。


来源:新晃侗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罗云婷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