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融媒5月29日讯(通讯员:罗毅 杨晓琼 周依婷)禾滩镇姑召村地处我县中部群山之中,整村都在山上,受地理因素影响,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相对落后。为推动村级发展,县自然资源局驻姑召村工作队自驻村以来,带领村“两委”努力探索,因地制宜打造山、水、土三位一体村集体经济带,多元化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姑召村经济发展。
姑召村海拔偏高,日照充足,加上土质疏松且呈微酸性,适宜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姑召村曾种植红心猕猴桃,但由于技术和经验不足,种植没有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多方咨询和比对,最终决定在原有品种基础上嫁接澳大利亚进口黄心猕猴桃品种。为节约开支,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部分党员群众积极带头参与到猕猴桃的日常管护中来,在节省人工的同时,也有效传播了猕猴桃种植技术。
2023年,黄心猕猴桃初产,实现村级增收7000元,这让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信心倍增。姑召村继续坚持绿色健康理念,科学提升种植管护技术,为广大爱好者提供更加美味、健康的黄心猕猴桃。2024年,黄心猕猴桃进入丰产期,预估产量1.5万斤,预计创收15万元。
在发展猕猴桃展业的同时,姑召村还充分利用该村山高地少、拥有较多的山塘水体、地处水源源头,以及没有工业生产、农业种植污染的天然水产养殖条件,大力推进闲置山塘养鱼产业。
经驻村工作队摸底排查,适合养殖的闲置山塘水库共有3个。经商议,决定在水井湾山塘、扫尾盖山塘、枫木坳水库共投放草鱼苗、鲤鱼苗、鲢鱼苗共1万余尾,预计可在2025年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收入。
此外,姑召村今年还探索开展土地流转代耕代种模式。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难以发展规模性产业,且绝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人,造成耕作困难。为有效解决这部分无劳动力户土地种植难题,姑召村从今年开始,从有意愿流转的无劳动力户中流转出2亩旱土,采用代耕代种的方式,种植姜苗500余斤,预估秋季产姜3000斤左右,预计创收2万元。
姑召村驻村工作队表示,如果今年的土地流转模式探索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村里将计划通过“循环投入”的方式持续开展代耕代种,即将流转种植的收益继续用于更多的无劳动力户土地种植,并聘请当地低收入困难群众开展种植和管护,在避免土地闲置抛荒的同时,也为部分低收入人群创造了就近务工的机会,能够有效实现双赢。
来源:新晃融媒
作者:罗毅 杨晓琼 周依婷
编辑:罗云婷
本文为新晃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hnxhnews.com/content/646849/63/13949606.html